心灵家园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搜索
查看: 562|回复: 5

[诗歌赏析] 雨弦《杏花醉》细读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5-23 17:30:1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杏花春雨 于 2024-5-24 10:21 编辑

雨弦《杏花醉》细读
文/杏花春雨




  雨弦的《杏花醉》一诗,我早已拜读,未留只言片语回复,是因为一直想仔细欣赏。奈何俗务缠身,今日方得写上几句如下。
  美国汉学家艾朗诺在《才女之累:李清照及其接受史》指出,杏花在中国文化中是固定的修辞,可以瞬间触发相应的审美体验。初看诗题,再读全诗,豁然想到擅写杏花的温庭筠,他在《杏花》里这样写到:情为世累诗千首,醉是吾乡酒一樽。因此,“杏花醉”不是牧童遥指杏花村,亦非杏花绽放之醉,更非诗人自醉,而是由杏花凝聚、由杏花而起的诸多情绪、思绪之醉。

  杏花与酒的联结,是古诗词中的有趣现象。温庭筠《梦江南·千万恨》说,“千万恨,恨极在天涯。山月不知心里事,水风空落眼前花,摇曳碧云斜。”苏轼《月夜与客饮杏花下》说,“山城薄酒不堪饮,劝君且吸杯中月。”本诗第一节第一句,“被一壶酒流放到天涯/梦里 杏花正一瓣一瓣的脱落”,被一壶酒醉了,醉到了天涯,醉梦中杏花花瓣在脱落。一开头,就将诗歌的时空一下子拉大了,也将无尽的情绪铺张绵延了。“凋零了一地 白色/应承着月光/放大了夜色的空渺”,一地雪白与月色的交融,越发衬托了夜的苍茫空旷,那些萦绕心头的思绪,孤独、自由而静谧地“放逐”。

  温庭筠《梦江南》叹“山月不知心里事”,本诗何尝不是叹春风不解心里事呢?“被春风训诫了一席又一席的酒精/一滴滴卸下锋芒和棱角”,恼人的春风不是试图吹醒“我”,而是“训诫”。这既是春风的“训诫”,也是自我警醒、自我告诫,“卸下锋芒和棱角”。如果把全诗看成五组镜头,第一节第一组是序幕背景,第二节第二组就是春风的切入,将视野从旷野天涯拉到近处,从广角到聚焦。聚焦到下面的诗句:“酿成了天外天的 星辰/坠入心尖/溅起了粉色的浪花”。这几句诗,让人想起元代唐珙的“醉后不知天在水,满船清梦压星河”(《题龙阳县青草湖》),真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其间星辰、心尖、粉色浪花等意象的快速、大跨度的切换,增添了诗句的张力,也有力而形象地了刻画了情绪的流动变化。星辰是寂寥,也是光亮;浪花是波澜,也是希望。

  第三节第一句,“喉管深处被最后一滴液体瓦解”,是对成语骨鲠在喉的消解。最后一滴液体瓦解的结果不是彻底酒醉,而是情绪的瓦解、心结的瓦解、矛盾的瓦解、堤坝的瓦解……诸多情感思绪交织,不一而足。“以酒杯倾斜的角度”,是一饮而醉的姿势,更是一种别样的审视、自我观照。“将气流在血管里折转成/波涛......苍茫的”,这里的“波涛”是对浪花的承接提升,“苍茫”是对“天涯”、“空渺”、“天外天”的回应回环。从浪花到波涛,是希望的绽放,但也不正是情绪的爆发么?所以,“滞留在灯火阑珊处”,将自己孤独地存放在此。同时,也是蓦然回首,寻觅的希望在彼。

  诗歌1-3节,侧重铺陈比兴,4-5节则侧重情感抒发。第四节起句“将自己托管给了嫦娥/内心的呼啸止于绝句”,读来令人扼腕。嫦娥善舞却在广寒,将自己托管给嫦娥,“便纵有千种风情,却与何人说”?(柳永《雨霖铃·寒蝉凄切》)于是,“我用尽所有的磅礴/叫醒梦游中行走的月亮/将混沌归还给清明”,把酒问月,独酌望月,叫醒的仅仅是月亮吗?此时,不妨借用转用顾城的名句,黑夜给了我杏花的洁白,我却用它醉中寻找清明。

  第五节,“行酒令的鼓点声声催促”,深沉的思绪重回现实。行酒令,是中国人饮酒时的一种助兴方式。一个人饮酒何来酒令?此刻,我们会想到李白《月下独酌》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”白居易《同李十一醉忆元九》“花时同醉破春愁,醉折花枝作酒筹。”万般思绪涌来,一口接着一口,不是如酒令之催促么?但是,本诗并未折枝,而是在酒令之下“枝头的花蕾醉成一粒粒词语/缓缓绽放在天的尽头”,开成了这首《杏花醉》,“用消散光芒/吻着属于我的文字和代码”。

  纵观《杏花醉》全诗,意象运用独特,那些诗句和词语,仿佛正是花蕾醉成的。比喻、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跨度极大,时空转换极快。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,使得醉绪、诗绪、情绪有机融合、巧妙呈现 。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
已有 3 人打赏作者

沉默的塬 赏了楼主10心灵币 沉默的塬 赏了楼主10心灵币 沉默的塬 赏了楼主10心灵币
发表于 2024-5-24 17:08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雨弦 于 2024-5-25 09:49 编辑

多谢春雨兄,这份用心让我汗颜。
写诗是万千情绪积累以后的一触即发。你点出来的句子恰是我喜欢的。
“被春风训诫了一席又一席的酒精”-----这个句子...
“喉管深处被最后一滴液体瓦解”----这里的“瓦解”。
“以酒杯倾斜的角度”----是林青霞的东方不败70度角。




点评

这写的啥,夸你的点评还是自己。等我回家我重新来过。 感谢春雨用心品读。写的东西基本给自己,从来不奢望有人懂。在这躁动的时空中,看看图片就够了。 你难得,真的太难得了。  发表于 2024-5-24 17:13
发表于 2024-5-24 20:23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先精华高亮后再考虑如何回复。太过精彩,竟让我觉得说啥都露怯。

诗句遇到春雨的解读如同春天迎来蝴蝶与花香的探访。怎一个妙字可比。
发表于 2024-5-29 18:36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雨弦知音,非杏花春雨莫属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5-29 22:04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yxins 发表于 2024-5-29 18:36
雨弦知音,非杏花春雨莫属。

不敢当,读后感而已。谢谢缘版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心灵家园 ( 粤ICP备2022134291号-1 )

GMT+8, 2024-6-16 16:34 , Processed in 0.040725 second(s), 3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